從線下沉浸式體驗到跨足劇集開發與改編 微醺宇宙四維空間再進化 ——專訪驚喜製造創辦人林業軒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從線下沉浸式體驗到跨足劇集開發與改編 微醺宇宙四維空間再進化 ——專訪驚喜製造創辦人林業軒

2024-12-18

採訪撰文/賴柔蒨
攝影/陳佩芸

 

“SURPRISE IS EVERYWHERE.” 這是印在「驚喜製造」名片上的一句話。成立於2016年,創辦人林業軒、陳心龍當時還不到三十歲,他們想要在自己的城市——臺北,創造某種特殊、有趣又意想不到的體驗,成為參與者日常光景裡難忘的記憶之一,也讓人想像有某個藏匿在城市角落的秘密組織,正策動著各式驚喜。

 

經過定價、目標客群、消費行為等市場分析後,他們選擇餐飲做為切入點,鎖定一般上班族而非藝文愛好者,推出餐酒性質的《無光晚餐》(2016)——兩人給這場創業夢半年的時間。

 

「第一次的《無光晚餐》,某種程度是誤打誤撞,沒有賠錢我覺得是幸運。」回首最初,林業軒如此評價;但創業要能成功,得先論實力,再求運氣。今(2024)年是驚喜製造的第八年,在國內還未有太多同性質商品時,他們將自己定位為販賣體驗的「體驗設計」公司,一開始就打定不依賴補助,靠商業活動養活自己。2019年推出沉浸式劇場《微醺大飯店》(下簡稱「微醺1」),締造約2,800萬營收,讓藝文創作圈眼睛一亮。

 

《微醺大飯店》讓觀眾穿梭於7個房間,聆聽不同的「房客」的故事,觀眾參與其中亦可影響故事結局。(驚喜製造提供)

 

他們不是沒有失敗過。創業隔年推出《一人餐桌》(2017),執行後才發覺沉浸式體驗的活動設計本身,就很難提升參與人數和翻桌率,也因此很難獲利,而吞下首敗。當《微醺1》成功後,下一檔作品《明日俱樂部》(2020),他們一口氣投入逾千萬元,打造500坪專屬的沉浸式體驗場館,卻在開張不久遭遇COVID-19來襲,該空間撐了三個多月後,認賠殺出。「我們蠻多是從失敗中學習,賠過錢就知道怎樣才能避免賠錢。」

 

扛下鉅額虧損,他們重新站起:2021年《微醺大飯店:1980s》(下簡稱「微醺2」)成功演出十個月,累績二萬人次造訪;2022年,驚喜製造首次離開台北挑戰新市場,前往高雄設立《落日轉運站》(《微醺列車》+《FLIGHT無光飛航》);2023年與獲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《巴黎舞會》合作;今年則推出《落日月台》,第三季《無光晚餐》也持續上菜中。

 

曾縮編至十人左右,現在的驚喜製造是二十人的規模,公司定位也從專注沉浸式劇場和參與式體驗的線下活動,轉變為多角化經營的「文化內容公司」,將觸角伸向作品IP化,第一步將開發《微醺大飯店:1980s》影集版。

 

一字排開的沉浸式劇場作品中有多件爆款口碑作,打造出驚喜製造清晰的品牌印象。

 

精準設計沉浸體驗,褪下現實身份標籤

 

「微醺」系列是驚喜製造的代表性IP,從《微醺1》、《微醺2》到《微醺列車》,他們找來「進港浪」合作,與洪唯堯共同編創,逐步建構這座以沉浸式劇場為途徑的「微醺宇宙」。「微醺,讓你更清醒」是此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口號,這源自陳心龍曾經在某次喝酒後的微醺狀態下播出一通電話,成為他一次強烈的人生經驗,如今是微醺系列的重要環節。

 

在微醺宇宙中,有一名飯店管家看守這個異世界,來訪者會進入可能是飯店、列車或任何未知空間,進而涉入一場穿越到過去或時間暫留的故事情境,幾杯調酒下肚後讓人慢慢卸下理性武裝,憑感性撩動記憶深處,引人留下一抹關於遺憾的告白。

 

「體驗式經濟」對當代社會來說並不陌生,主流論述貫以娛樂、教育、逃避現實(escapist)、審美(aesthetic)四個面向切入,但在這些名詞概念下如何創新並引發共感,考驗每個創作團隊。

 

「沉浸式劇場能夠成立,在於你跳脫了本身的身份,脫離原本的日常生活,在那個情境裡,我就不是驚喜製造的林業軒,而是一個nobody或被賦予一個角色。」對林業軒來說,進入微醺大飯店是一種「暫停」,「它是一個balance,可能我工作的狀態是緊張的,但我在那90到120分鐘很放鬆投入,能轉換到另外一個角色。平常就算下班,我回到家是一個父親,但當進入那個世界裡,我沒有太多世俗的包袱,我就是當下那個我自己。」

 

文化產業跨界不受限,共創IP消費循環鏈

 

《微醺1》抽離時代、地域,創造一個架空的奇幻情境,國王、惡魔、女巫等五個角色是無法離開飯店的房客,向觀眾訴說他們的故事。此雛形成功後,他們興起將作品IP化的想法。第二版挑戰更複雜的敘事,融入驚喜製造兩位創辦人生長的時空背景——1980年代臺灣;走進《微醺2》,七個角色相互交錯的生命軌跡牽引出多條故事線,觀眾隨之穿梭於日治時代、解嚴前後的1980年代、實際身處的當代,以及更遙遠的未來。展演長度從第一版的90增加至120分鐘,定目劇的演出場次數量、實際參與人次與網路心得文章數,皆勝過前作。

 

《微醺大飯店:1980s》沉浸式劇場版,帶領觀眾重返1980年代。(驚喜製造提供)

 

作為一間體驗設計公司,驚喜製造有九成五以上的營收都來自線下活動,這原是個合理的數據,直到疫情爆發,保持社交距離、居家隔離等措施在在打擊線下實體活動,於是他們決定提前展開新的商業佈局。

 

優先以「影集」作為跨足文化內容產業的第一步,和陳心龍過往的影像製作經驗有很大關係。他在大學時期曾和朋友組成影像創作團隊「Project 10」,畢業後參與創立影像公司「壹玖八七」,並任電影長片《時下暴力》的共同導演、編劇,林業軒說:「這些經驗幫助我們較容易跟專業的影像工作者,使用同一種語言對話。」以商業角度分析,《微醺1》一場至多容納24人,《微醺2》是36人,實際參與過這兩個作品的觀眾總共不到四萬人次;相較上架OTT平台的影集,其被擴散的方式和廣度完全是另一種形式,而且「影集上線前已經有四萬人付費、深入了解這個故事,這可能是我們影集有機會成功的一個基礎」。

 

影集《微醺大飯店:1980s》由驚喜製造、蘇哲賢導演和一念電影公司共同開發製作。林業軒、陳心龍和蘇哲賢認識多年,這份友情的起點是2010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《街舞狂潮》,由蘇哲賢執導,拍攝對象之一即是包含林業軒、陳心龍在內的高中生舞團「UndergraduEight」(八個小孩),由來自臺北不同高中熱舞社的八位成員組成,他們在大學考試結束後的最後一個高中夏天,組隊參加第三屆捷運盃街舞大賽。(註)

 

當年青春熱血的高中生,現在是新創公司老闆,攤開膽大心細的開案計畫,邀請老朋友共創新局。《微醺大飯店:1980s》影集陸續獲選2021年文策院內容開發計畫、2023年「高雄劇」影集製作投資計畫等投資,預計製作八集,目前處於前期開發階段,由一念電影進行劇本轉譯改編,前導片也已完成,目標2025年開拍,預計在2026、27年完成,後續也將推出小說。

 

他們計畫在影集上映時,重啟《微醺2》或整個微醺系列的沉浸式劇場,「我們期待當線上內容正擴散、被討論的時候,線下也有一個相對應的體驗去承接它的流量。」林業軒以《華燈初上》為例,該影集創下高收視率,隨後改編成同名沉浸式劇場,樂見藉由知名影視IP的魅力,吸引原先不知道沉浸式劇場的觀眾進場,讓市場基本盤擴大——此即是迪士尼、環球、華納等電影和主題樂園的模式。驚喜製造期許未來有能力完成影集觀眾、小說讀者和線下體驗參與者,相互轉換的消費循環鏈。

 

 

以文化內容為基礎,務實建構商業模型

 

文策院與貝殼放大共同投資的IP開發投資公司「天使放大」,於2020年第一波投資標的即包含驚喜製造。《微醺1》曾與貝殼放大合作「預售募資」,終獲集資總額2,300萬元為該年度第五高,顯見其高度的變現能力。作品本身亦創下當時最長定目劇的紀錄,說明其商業模式的成功,吸引投資者目光。

 

兩位創辦人如今分工明確:擔任公司執行長的陳心龍,需專注掌握眼前三到六個月的狀況;任商務部總監的林業軒,平時將眼光拉遠到12到24個月之後,發現問題時聚焦放大,解決後再推遠至短焦距綜觀全景。林業軒不藏私,大方分享驚喜製造歷經拋光打磨所建立的商業模式。

 

財務試算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環,用以評估計畫可行性和風險,在開案初期就會清楚計算。內容包含設定走期,分階段擬定預算,並預估相對應的收入時間點和利潤等,「如果在這個階段,財務試算怎樣都不會過,就算你營收很高但是成本也相對很高,沒有獲利空間其實就不一定值得投入。」

 

一部作品能走多久,影響整體預算與獲利甚鉅。對驚喜製造來說,理想狀態是一部作品能演出達12個月,其中6-8個月的時間回本,多的演出時間才是真正的獲利空間,這部分最具挑戰性的,在於場館檔期。林業軒以《落日轉運站》為例,由於這是一個新製作,又是驚喜製造首次南下面對陌生市場與群眾,原本和高雄駁二藝術特區談半年左右的演出期。啟售時並未達到銷售目標,但演出幾個月後口碑發酵,加上文化幣政策的刺激,在清明連假時創造了第一次票房高峰,雖然幾近滿座,演出卻預計在4月落幕,因團隊評估,暑假有機會迎來第二次高峰,遂與場館提出加演,也剛好場館有檔期,《落日轉運站》順利演出至10月,最終果然成功獲利。

 

驚喜製造首度南下高雄推出《落日轉運站》,包含原創作品《微醺列車》與英國 DARKFIELD 團隊製作的聲音沉浸作品《FLIGHT無光飛航》。(驚喜製造提供)

 

宣傳波段方面,驚喜製造通常抓活動前三個月開始醞釀社群氛圍,前45天啟動預售募資,「它很直接,類似一個市場前測」,使用什麼樣語言能打動目標觀眾,甚至讓他們直接用現金支持——驚喜製造已透過每一檔體驗活動,累積屬於自己的群眾溝通能力,以及在自家網站上售票的能力。預售階段需銷售頭兩個月約七、八成的票房,或至少完銷第一個月,迄今他們幾乎每一檔都有達成。

 

驚喜製造的行銷預算通常佔預估營收的8~12%,由行銷部執行三項核心工作:廣告投放、社群經營、媒體公關,其中又以廣告投放佔比較高。林業軒說,他們內部會議很常討論「花錢的效率」,以ROAS(廣告投資報酬率,Return on Ad Spending)為主要追蹤指標,即「每花一分錢可以帶來多少營收?」專案整體的ROAS通常以三個月為一個單位設定目標並擬定策略;執行期間會以「一天」為單位做檢視,積極記錄每天的支出與收入,並確認計畫內容是否穩健地走向目標。

 

累積跨國經驗、扎根線下體驗,擴大市場規模

 

近兩年,驚喜製造開始與國際內容創作者合作,先後帶來英國團隊DARKFIELD 製作的聲音沉浸作品《FLIGHT 無光飛航》,和西班牙編舞家布蘭卡・李(Blanca Li)的VR作品《巴黎舞會》,兩者皆為他們過往沒嘗試過的作品類型。

 

《巴黎舞會》先在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,驚喜製造版本於2023年底上演至2024年6月。他們在進入VR內容的前後,增加擅長的線下體驗,觀眾會踏入呼應VR場景內容的實體空間,並在角色人物的帶領下往返奇幻巴黎舞會的虛擬世界。這些延伸的內容堆疊,除了展現驚喜製造的特色之外,也是為了制定合理的定價。

 

《巴黎舞會》曾獲2021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,獲文策院支持於臺北發展為定目劇。(驚喜製造提供)

 

與國際間的創作者合作,看似在既有商業模式上另闢蹊徑,「但其實核心能力是一樣的」,林業軒指出,因為作品已經經過了其他市場的驗證,可以降低一部份的投資風險,但財務結構的規劃,還是需要調整到符合臺灣市場的經驗。回到公司產線來分析,如果創意或開發的產能不足,可以另外透過外購IP來調節:「這是我以前在肉品公司上班的時候學到的,假如要製作香腸、培根、臘肉,但國產豬肉不夠,那就去國際市場買肉調節肉源。」

 

這當然不是指驚喜製造的產能不足,而是一個新的測試——驚喜製造一直有個長期目標,就是將自家IP賣到國外,「既然還不知道怎麼當賣家,那就先當買家吧!」林業軒說,藉此能瞭解國際採購時,買家會在意的合約細節,作為未來發展的參考,同時也開啟和國際上同性質團隊的交流。

 

接下來這三年,驚喜製造將維持線下體驗為主業。《無光晚餐》現邁入第三季,活動內容由驚喜製造企畫,但餐廳實體空間的營運則轉由「食藝設計」負責,驚喜製造為該公司股東。開發中的新作《奧客博物館》可視為驚喜製造現場客服經驗的集大成,「彰顯服務奧客的這群人」,因此以「博物館」為概念,藉由保留事件或遺跡,讓人反思未來如何更好,並挑戰介於特展和沉浸式劇場間的某種新形式。

 

林業軒直言,臺灣沉浸式劇場的市場離飽和還很遠。他以自家公司近期一年一檔作品累計四萬人次參與來計算,假設國內有五個規模近似的製作團隊,那臺灣一年參與過沉浸式劇場的總人次僅二十萬,他判斷有興趣又有消費能力的觀眾絕對不僅於此,「所以我們還有一些努力的空間。」

 

曾短暫作為街舞表演者,林業軒認為藝術是要傳達創作者的想法,表演完成、有觀眾接收,或許就能畫下一個句點;但商業沒有句點,儘管案子結束了,公司還是要繼續進行下一件事:要推出下個劇碼、下個改編 IP、或與國際夥伴談下個合作⋯⋯沒有完美的句點,也沒有標準答案或步驟,「變化太多,但這也是它好玩的地方」。

 

驚喜製造現為20人組成的精實團隊,圖為採自由座位的公司一角。

 

(註)2022年《鏡新聞》節目「另一種注目」邀請導演蘇哲賢再次拍攝當年主角——阿倫,與「八個小孩」中的陳心龍、林業軒,完成《狂潮之後 上》、《狂潮之後 下》,《鏡新聞》YouTube頻道可觀賞。
 

分享:

從線下沉浸式體驗到跨足劇集開發與改編 微醺宇宙四維空間再進化 ——專訪驚喜製造創辦人林業軒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從線下沉浸式體驗到跨足劇集開發與改編 微醺宇宙四維空間再進化 ——專訪驚喜...

2024-12-18

一段樂曲搭配一段童話 演奏家與說書人齊邀兒童吟唱—專訪賦格兒童音樂創辦人陳怡臻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一段樂曲搭配一段童話 演奏家與說書人齊邀兒童吟唱—專訪賦格兒童音樂創辦人...

2024-11-27

日照之下,臺灣ACG的「文藝復興」!? ——專訪智寶國際開發董事長鄧橋、翔英融創總經理楊國祥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日照之下,臺灣ACG的「文藝復興」!? ——專訪智寶國際開發董事長鄧橋、翔英...

2024-11-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