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體感劇場到動態捕捉——張嘉路與火星九宮的「移動故事屋」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從體感劇場到動態捕捉——張嘉路與火星九宮的「移動故事屋」

2023-06-16

賴柔蒨/採訪撰文
汪正翔/攝影

 

180度的環形銀幕,正上演機器人阿諾因一場火災而意外被炸飛,此時劇場地板同步震動且飄出煙霧,坐在地板上觀看演出的小朋友就像身處阿諾的世界。迷路的阿諾在海上漂流,創造阿諾的博士除了在動畫裡尋找阿諾,也現身與小朋友對話,一旁還有擔任說書人的海鷗姊姊。

 

這是動畫導演王登鈺的作品《機器人流浪記》,也是親子體感劇場「移動故事屋」的經典劇目之一。

 

讓數位藝術成為親子族群的新娛樂

 

「移動故事屋」起源於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的專案,參與2015第一屆臺北文創天空創意藝術節徵件並獲獎(註)。當時企畫團隊從數位藝術的角度出發,思考如何將科技藝術與小朋友結合?總監張嘉路談到,數位藝術吸引的觀眾群通常是藝文愛好者中的小眾,作品講究藝術性,「而當初是想對應藝術的另一端,我們(數位藝術)能不能娛樂?能不能商業、通俗地讓大家參與其中?」因此選定了親子族群,能直接觸發驚喜感的「體感劇場」概念也相應而生。

 

團隊運用震動地板、煙霧、閃光、氣味等感官體驗,結合動畫與現場演員,展演原創故事。參與的小朋友彷彿身歷其境,不僅與動畫角色共感,還能與現身的角色互動;為了觸及更多小朋友,團隊以可移動的帳篷作為劇場空間,內部設計最早是以圍成ㄇ字形的三面布幕做動畫投影,容納觀眾數至多25名,以此較為輕便的形式,讓演出有機會進入偏鄉,也因而命名為「移動故事屋」。
 

圖說:《機器人流浪記》結合動畫、現場演員,讓孩子身歷其境,用五感進入故事之中。(移動故事屋提供)

 

移動故事屋於2016年由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文浩正式立案為公司,開始建立營運模式。硬體也相應升級,將原本的ㄇ字型布幕改為180度環形銀幕,視覺上更具沉浸感,動畫設計也能更活潑,例如機器人的手可拉很長橫貫整個銀幕,或者在180度銀幕上呈現三個分鏡,創造出漫畫的效果;此外,也將帳篷空間擴大近一倍,能容納40至50名觀眾。以10至12歲以下的觀眾為主要客群,每次演出分為「演員演出場」和「動畫體驗場」,帶來兩種不同的展演形式。

 

營運至今約八年,移動故事屋目前以「B to B」(Business to Business,企業對企業/上下游廠商)為主要商業模式,合作對象包含藝文機構場館、親子類基金會等,能展演既有作品,也能客製劇目;演出空間除了自家帳篷,也能將環形銀幕和體感裝置搬移至既有場館內。至今參與許多藝術節,走訪臺北、基隆、桃園、臺中、臺南、高雄、花蓮等地。此外,他們也會寫標案,也樂於參加徵件競賽,「我們是創作者性格的團隊,經常會想提出怎樣會比較好玩、比較有趣的案子。」
 

 

 

打造不說教的兒童體感劇場,訴說臺灣、文化、環境的故事

 

除了公司營運者,張嘉路也是一名插畫家。2009年還在念世新大學公關暨廣告學系的他,來到臺北數位藝術中心擔任實習生,之後參與了機構初期的建制,以及臺北數位藝術節的籌辦。當時接觸許多創作者與作品,「每當工作很累的時候,都會出現一個數位藝術作品讓我覺得:哇!真是太棒了。其中,我很喜歡動畫。」原本就喜歡畫畫的他因而被鼓舞,決定到日本學習插畫。

 

旅居日本三年,張嘉路於2017年回國從事獨立接案插畫工作,隔年與移動故事屋首度合作,完成作品《龍王求職去》(任導演、劇本、美術設計),並編導《最完美的婚禮》,兩個作品皆於2019桃園地景藝術節首演。而後在黃文浩的延攬下,張嘉路於2019年上任移動故事屋總監。目前公司規模包含他在內共四人,因應不同專案向外組織團隊,製作成員主要來自數位藝術基金會培育的品牌與長期合作夥伴。
 

圖說:《龍王求職去》是張嘉路以創作者身分,與移動故事屋合作的第一個作品。(移動故事屋提供)

 

移動故事屋成立第一年即完成包含《機器人流浪記》在內的五個劇目,隔年的新作開發定調「臺灣文化」。當時張嘉路剛結束雲林布袋戲偶館「湧翠閣」的駐村,他便以此為主角,《龍王求職去》描述不願退休成為展品的龍王戲偶踏上求職之路,當中帶入「黃鼠狼向雞拜年」與虎爺的典故,同個階段,移動故事屋也與其他創作者發展出回應臺灣以農業立國,並連結極端氣候與環保議題的《最棒的種子阿甘!》,和以眷村為美術設計主軸的《水底寮圖書館》。

 

「環境議題」、「臺灣文化」是移動故事屋劇目開發的兩大主軸,另外還有「傳統文本的轉譯」,如由愛吃甜食、嗅覺一流的臺灣民間故事「好鼻師」轉化而來的《紅鼻仔大冒險》,以水墨形式呈現的俄國經典兒童劇《彼得與狼》,以及改編自布農族神話的《能高山的故事》等,迄今共累績十個劇目。

 

兒童劇場中的劇目,常常會「寓教於樂」,但移動故事屋「不太喜歡說教」。張嘉路表示,在劇目編排上會試著呈現多元觀點,並弱化教條與過多的道理,希望小朋友進到劇場開心體驗一場冒險或一個寓言故事。團隊會另外將一些值得後續延伸討論的問題,條列給家長,鼓勵家長透過親子互動對話,共同思辨故事意涵。

 

比如,曾經有家長於演出後反應,兒童劇裡怎麼會出現有角色在喝酒?張嘉路認為,酒本來就存在於日常生活,刻意避開才奇怪,反而應該藉此和小朋友討論:故事裡的角色喝酒之後發生什麼事?他當時應該喝酒嗎?幾歲可以喝酒?等等,而不是將其視為「佛地魔」般不可言說之物。

 

以動態捕捉技術,突破現實、虛擬壁壘

 

體感劇場的技術、劇目文本的開發、動畫影像的呈現、現場演員的表演互動,移動故事屋發展至今,已建構一套完整的製作模組,張嘉路將其稱呼為「劇場1.0基本模式」,接下來進入「劇場2.0升級模式」——動態捕捉技術的應用。

 

以《機器人流浪記》為例,在1.0模式中,演員穿戴劇服扮演海鷗,於現場和小朋友互動,海鷗的動畫同步在銀幕播映;進入2.0模式後,扮演海鷗的演員會藏在大銀幕後方,透過動態捕捉技術,演員的肢體動作和表情能即時與動畫連動,也就是說,動畫海鷗會直接開口和現場小朋友講話、互動。
 

圖說:動態捕捉技術讓演員的肢體、表情能與動畫連動,更即時地與參與觀眾互動。(移動故事屋提供)

 

團隊在2019年興起結合動態捕捉的想法,也於2021年入選衛武營「【高雄雄厲害】演出創意計畫徵選」,在既有十齣劇目中,選定《機器人流浪記》後,著手進行劇本結構的調整,將動態捕捉的演繹融入文本敘事,並擴展故事。移動故事屋的既有劇目長度皆為23至25分鐘,過往與場館合作時,通常會被建議以上下半場模式,一次演出兩個劇目,因一小時的展演較符合消費者習性。進入2.0升級模式後,團隊決定藉此將《機器人流浪記》拉長成一小時的故事。同年獲選了文策院「未來內容原型開發支持計畫」,得以進行海鷗虛擬角色的動態捕捉原型開發;隔年再入選文策院「未來內容製作支持計畫」,進入全劇完整開發。

 

2022年春天,移動故事屋在VA Hub(虛擬藝術跨界實驗基地)舉辦階段性呈現,邀請親子觀眾來體驗與虛擬海鷗的互動,獲得許多回饋。團隊發現,扮演虛擬海鷗,藏在銀幕後方的演員,其實更需要具有與小朋友互動經驗豐富的表演者,熟悉腳本與角色演繹反而是其次;再者,扮演虛擬海鷗的演員,雖能透過監視錄影機觀看觀眾反應,但仍難掌握全場,還是需要搭配現場演員,以類似主持人的角色拋接引導;此外,投入動態捕捉開發後,最意想不到的困難是捕捉海鷗的臉部表情,團隊這才發現鳥的側面較能呈現表情細節,比如轉側面時,鳥嘴說話的動態細節較為清楚,正面則較難凸顯,因此扮演虛擬海鷗的演員得不時轉動頭部,增加表演難度。

 

發展多元營運模式,朝向更多觀眾

 

運用動態捕捉後,作品的成本相對提升,除了原有的B to B,還需建立更多商業模式,於是移動故事屋在2023年四月份,首次擔任主辦單位,在基隆文化中心島嶼實驗劇場連續演出兩週,挑戰B to C(Business to Customer,企業對消費者)模式。

 

張嘉路坦言,過去都是跟著藝術節和場館行銷走,票房重擔主要不在自己身上,但如此一來也離觀眾比較遠,多年來沒有累積太多觀眾資料。第一次自行主辦、推票,儘管壓力大,仍然是一條必經之路,需要慢慢累積這些的操作經驗,未來才能走向一個正常劇團的模式,除了做標案,也有能力自己安排巡演或常態性演出。

 

此外,「共製合作」也是移動故事屋的另一種營運模式。2022年首度與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「FUTURE VISION LAB」(未來視覺實驗室)共創《神奇動物研究所》,在被暱稱為「DOME」的半球形全沉浸式影音體驗空間中上演。

 

隸屬於空總科技媒體實驗平台計畫的DOME,啟用以來,未曾有過劇目演出,又希望是以親子為主要對象,於是他們找上同樣具有數位藝術背景的移動故事屋合作。受限於DOME的場域,移動故事屋的體感設備無法進入,評估DOME的特點之後,他們發展新作《神奇動物研究所》,由《機器人流浪記》的博士,協同小狗、小貓兩位助手與小朋友一起進行動物研究和創作。活動結合插畫工作坊和戲劇演出,當小朋友在球體裡與演員互動時,他們的插畫會即時投影在球體上,最後集體創作一隻可能有翅膀、也有魚尾巴的神奇動物。

 

圖說:因為DOME場域結構的特殊性,讓《神奇動物研究所》製作過程不乏挑戰,比如在測試時才發現空間裡聲音傳導的方式很不一樣,三位演員站在某些位置可能會聽不見對方講話的聲音,同時也得考慮觀眾是否聽得清楚,光演員站位就費了一番心力。(移動故事屋提供)

 

 

《神奇動物研究所》在臺北首演結束後,2023年二月隨著DOME來到花蓮演出。張嘉路說,相較於臺北小朋友在現場會積極發表意見參與互動,花蓮小朋友則較為害羞含蓄,但內心在燃燒,「一出球體立刻會大喊,或跟爸媽講話很大聲說:『我真的好喜歡喔!超好玩的!』但剛才明明就很冷靜。」

 

面向國際市場,開拓商業合作可能

 

根據這些年的觀察,張嘉路認為兒童劇的需求明顯存在。雖說當代少子化趨勢顯著,但若以產值換算來說,市場性是有的,重點在於家長是否建立消費習慣。

 

張嘉路指出,近年教育思潮的改變,愈來愈多新生代家長願意為孩子開創更多元的成長環境,將資源放在下一代的藝文體驗;但大環境的疲弱,有限的所得在攀升的物價中該如何分配,也是家長的新課題,當中又涉及城鄉差距等問題,移動故事屋在中南部演出時,館方將票價訂得很低,便是受限於當地的消費門檻。

 

圖說:移動故事屋透過結合角色IP的演前導覽,帶領觀眾進一步認識場館。圖中的導覽員為海鷗姊姊。(移動故事屋提供)

 

張嘉路認為,臺灣的內容產製已有一定的水準,但人口有限,因此面向國際市場很重要,比如他很喜歡的「銀河谷音劇團」,獲得日本飛行船劇團的授權,將作品改編成華語臺灣版本。移動故事屋也嘗試以海鷗和博士建立IP,部分劇目也保留跨文化轉譯的空間;而待虛擬角色動態捕捉的模組開發完成後,也能套用在不同角色上,開拓更多商業合作的可能。他更進一步表示,移動故事屋的第一個十年目標,是在兒童劇場站穩腳步,未來也不排除以成人為客群,在體感劇場裡做瑜珈、芳療,或探討更深入的議題,諸如性別光譜、政治、血腥暴力等。

 

原本就喜歡和小朋友互動的張嘉路,也將移動故事屋這個品牌看成自家小朋友,「怎麼樣讓他變得有趣?很擔心他會不會長歪,會不會學壞誒。」辦公桌上擺著共時曆的他,以星盤比擬,「我希望他是火星九宮的人,有一些理念要追求,不是要安穩度日的人」。本身是天秤座的他笑說,就像父母容易自我投射一樣,「他應該會是天秤座,要公正的把資源分布在覺得應該要做的議題上。」

 

有著廣泛興趣且挾著時刻講求平衡的秤子,生命驅動力落在具有高度理想性、不停探索更高意念的九宮,移動故事屋將以宏觀的視野,不受限既定框架,開展出更多可能。
 

(註)參考2015臺北文創天空創意藝術節https://www.tnhf.com.tw/index.php?action=history-work&view_year=2015

 

圖說:移動故事屋進駐在VA Hub的工作空間。

分享:

在無光暗角裡種岀繽紛前景——專訪創意製片人黃茂昌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在無光暗角裡種岀繽紛前景——專訪創意製片人黃茂昌

2024-03-18

銀幕前,與主流觀眾一同哭笑 ──有戲娛樂總經理莊啟祥的類型片投製之路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銀幕前,與主流觀眾一同哭笑 ──有戲娛樂總經理莊啟祥的類型片投製之路

2023-12-22

挑戰(說)故事的各種可能──專訪小耳朵文化負責人華爸(華正群)

故事現場:產業真心話

挑戰(說)故事的各種可能──專訪小耳朵文化負責人華爸(華正群)

2023-12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