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向世界各地「開房間」——河床劇團郭文泰談VR首作《遺留》

故事現場:聽他們說創作

走向世界各地「開房間」——河床劇團郭文泰談VR首作《遺留》

2023-09-06

採訪撰文/陳韋臻
攝影/陳佩芸
 

(編按:在採訪完成後,河床劇團發表了「開房間計畫」的第二部 VR 作品《彩虹彼端》,2023 年 6 月在紐約翠貝卡電影節「新銳競賽」單元世界首映,也入選威尼斯國際影展「沉浸式年度精選」單元。本文聚焦於前作《遺留》,回溯 2011 年創作「開房間」的原點,以及 VR 360 技術帶來的可能性,讓一年原本只有 28 個人能參與的體驗,成為表演藝術虛實融合的跨域饗宴。)

 

【即將出現一場以肉身而成的宣告。演員游育歆緩步走向觀眾。】
女子個頭非常嬌小,但觀眾將與她四目平齊【與鏡頭對視】。
女子緩緩抬起右手【精密計算的角度】,掌心上寫著:BELIEVE EVERYTHING YOU SEE;左手抬起【同樣角度】,掌心上寫著:THIS IS NOT A PERFORMANCE。文字刻畫如傳達秘密。猝不及防地,女子身上衣物倏地消逝,她隻手刨挖腹部【凝視鏡頭】,血肉中取出一把鑰匙,交遞給觀眾⋯⋯

 

 

《遺留》劇照,演員與觀眾四目平齊,演員的凝視直入人心(河床劇團提供)

 

——關於《遺留》的秘密即將上場。而此前,不過數分鐘,觀眾已從觀眾自身,轉化為參與者、在場者以及相信者——這不是 VR 獨有的特性,是屬於河床劇團的。但真要說起來,是 VR 以其如炫技般的超寫實(hyperrealism)視覺特性,結合了河床劇團一貫的超現實(surrealism)邏輯,創造參與者摘下頭顯後的現實質變。

 

「我們在威尼斯,觀眾看完有一陣⋯⋯就是一種安靜,那種,不知道剛才發生什麼事情,或是一種,我還在現場,我在現實裡,但好像『現實』經過剛才那 11 分鐘之後,變了。然而,作品的這 11 分鐘要從哪裡開始?11 分鐘後的轉化是什麼?在無法被意識到的互動之後,有沒有一個變化,留下一個什麼,是給觀眾的?」《遺留》導演兼河床劇團藝術總監郭文泰,即便經歷了科技藝術的洗禮一輪,卻彷彿回到劇場中透過創作與觀眾具體互動的初心。

 

《遺留》是河床劇團首部 VR 作品,入圍 2022 年威尼斯影展「沉浸式內容單元」並首映,摘下 2023 年盧森堡城市電影節「沉浸式競賽」最佳體驗大獎,並巡迴加拿大、希臘、西班牙等地展出。郭文泰回顧初始,起點依然是劇場——卻不僅是黑盒子,而是每場只有一個觀眾的「開房間」計畫。

 

——從劇場到 VR——

 

【旅館房內,即將為單一觀眾演出一齣戲。演員在房內等待。】
女子講述故事【與觀眾對視】,將拳頭往自己嘴巴塞【奮力地,直至涕淚】。
觀眾雙眼被遮蔽。女子引領行走、坐下,以溫水為觀眾洗腳,耳畔細語【安撫地】。
遮蔽觀眾雙眼的布被取下,隔著旋轉舞台木門,女子凝視觀眾,觀眾彷彿化身成被觀看的演員⋯⋯

 

2011 年開房間計畫《忘我》於旅館演出,戴眼罩者為觀眾(河床劇團提供)

 

——這是河床劇團「開房間」的最初,2011 年。持續十年,河床劇團每年尋覓不同場地,為單一觀眾創造獨一無二的演出,演員必須近距離直視觀眾,敏銳感受與即興輸出反饋。與 11 年後的《遺留》類近,「開房間」演員藉由凝視及感官、情緒的互動,為觀眾創造震撼日常的經驗。

 

彼時,河床劇團已成立 13 年。來自美國的郭文泰,原在美國西北大學攻讀博士,以臺灣小劇場為研究對象,1992 年來臺學習國劇後,深受臺灣藝術環境的豐富性吸引,長年遊走於臺美兩地,並在 1998 年創立河床劇團,身任劇團藝術總監及導演,其以「意象劇場」的理念,堅持為觀眾創造非日常的感受體驗,創作手法跨越劇場藝術、身體表演、視覺藝術等界限。

 

然而,為「抽象」的一群「觀眾」作戲十多年,從實驗劇場到中大型劇院,郭文泰總忍不住回想起美國行為藝術家瑪莉蓮.艾森(Marilyn Arsem)的《Red in Woods》(1991),白雪皚皚的森林中,每場只有一名觀眾的演出。當年決定「開房間」計畫時,郭文泰描述,《Red in Woods》即便歷經 20 年之久,作品中的畫面卻總在日常的偶然間,重新竄回、擾動每個當下,一個觀眾可能擁有的經驗,就是一場演出的一切。為此,郭文泰決定追尋艾森的步伐,「開房間」因此在 2011 年邁出第一步。

 

多年過去,河床劇團曾在城市巷弄、美術館、飯店等不同性質的空間「開房間」,亦曾獲選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年度十大,累積創造了近似都市傳說的劇場觀眾經驗,卻同時面對經濟效應的難題。
 

 

 

「第一年 28 場,每場 45 分鐘,只有 28 個人可以看演出,花了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。我們大概如此做了十年,每次演出就是演員、幕後工作者、舞台一整套,經濟上很難繼續維持。」曾經為了尋求支援,河床劇團四處投件補助,卻遭到評審質疑演出模式的觀眾效益不大,究竟如何保持與觀眾之間親密的連結,同時能開創更多可能性?

 

直到 2018 年,郭文泰在北美館前廣場的小空間中首次遇上 VR,體驗由黃心健與蘿瑞・安德森(Laurie Anderson)合作的沉浸式作品《沙中房間》,郭文泰對VR技術的想像因而被啟動:「真的是日常生活去不了的地方,非常特別的,我可以飛在其中,It's amazing!」隔年,郭文泰再走入臺灣數位藝術中心的地下室,觀看陳芯宜導演的首部 VR 創作《留給未來的殘影》,攝伏於作品的詩意與夢境的層次,彷彿真正被帶離現實,河床劇團的「開房間」VR 版本,終於在郭文泰心中扎了根。
 

——失敗與實踐——

 

【綠幕,演員身著綠衣,蠕動,發出如橡膠摩擦的聲音,吱吱簌簌。偶件,道具。】
男子跪下【裸體,凝視鏡頭】,女子【身套偶身,如黏土製成的裸體孕婦】,將孕肚打開。男子將頭倚擺放入女子的孕肚中。孕肚闔上。
【綠服演員持續於背景蠕動】觀眾被令人不安的綠色、音效與如夢難解的人物偶件與肢體動作環繞。

 

《遺留》歷經約兩年的製作期,更多場的夢境雛形,回應 VR 360 技術限制,被數次推翻重建、臨機應變。

 

決定嘗試「開房間」VR 版本後,河床劇團獲得文策院 2020 年「文化內容開發與產業領航」的支持。然而,諮詢過業界一輪,包括國際知名 VR 360 技術團隊 Funique 的 VR 技術總監全明遠,以及創作者陳芯宜、周東彥、許智彥等導演,才知悉 VR 360 的拍攝技術限制,無論是演員與鏡頭的距離、鏡頭盲區、畫面縫合等,都是全新的挑戰。原先提案計畫內容延續曾於北美館演出的「開房間」作品《不會有人受傷》(2013),VR 版希望將鏡頭放置在車中,讓觀眾感受上像是由車內向外窺探演出,卻因鏡頭的距離、推軌限制及車輛打造經費等因素,率先被放棄。再次,若想改編遊走街巷的「開房間」作品成 VR 版,也因 VR 360 的全景鏡頭需定點拍攝而難以達成。

 

《遺留》仰賴 Funique 的 VR 技術投入,圖為全明遠(左)與郭文泰(河床劇團提供)

 

「後來變成我們整個舞台、演員,以鏡頭為中心設計,所有的畫面都是為了它,彷彿為了定點觀眾打造。」透過演員的移動、視線、道具,「如何讓觀眾不經意互動,怎麼被引導進入作品,而不是純粹沉浸式的互動、感受科技的可能性。比如最開始演員一直在看『你(觀眾)在看他』,觀眾突然就有一種『I’m in it,我在作品裡頭』的感覺,而不是我在看作品。」郭文泰解釋了《遺留》的起點。接下來,如何透過視覺與聲音設計引導觀眾的焦點,如何透過非線性邏輯的演出,將一個專屬參與者的超現實經驗留予觀眾,則是屬於河床劇團的美學領域。

 

在豐富的跨領域的創作經驗中,手工感的道具、偶件、超乎現實的演員身體與空間關係,始終是河床劇團的敘事素材與手法,亦如過往的舞台舊元素再次出現在新作中,仿如既視(déjà vu),《遺留》亦同:第一個場景中,女演員手上的「BELIEVE EVERYTHING YOU SEE」及「THIS IS NOT A PERFORMANCE」,是《變成雲的男人》(2006)的素材,卻透過新的設計及與觀眾間的近距離,打造出與參與者之間的私密訊息傳遞關係;延續到最後一個場景的綠幕,則愈加玩弄了 VR 360 在超現實畫面上的不可移動觀看角度,調度觀眾身體與視線的相違關係,以促成非日常的身體與觀看感受。
 

 

《遺留》劇照(河床劇團提供)

 

「所以,每個場景,就真的是按照 VR 360 的限制,讓那個限制變成它的特色。因為有這個限制,才導致《遺留》中的事情在發生。我沒有講故事、內容,沒有講社會議題或什麼,It's all,就是好像在做一個限地演出(site-specific performance),但這特定的空間就是 VR。」依然是河床劇團的美學,依然是「開房間」最在乎的與觀眾之間的親密感,《遺留》僅是透過不同的媒介,在科技的表面下,揭開頭顯,初心依舊。

 

——持續跨界創作與跨境展演——

 

《遺留》在威尼斯影展首度現身後,對體驗者帶來的震撼感,久久不散。郭文泰坦言,製作的技術執行面上,大幅仰賴 VR 團隊 Funique 及技術總監全明遠。「我真的覺得,大家在威尼斯影展看到畫面,包括陳芯宜的作品(《無法離開的人》),是真的嚇到。大家看了十幾年 VR 360,已經覺得這是即將淘汰、老派的技術,但我們的作品是真的讓大家重新發現:喔 360 度的 VR 可以做到這樣!Funique 幾乎是全球 VR 360 數一數二的了!」

 

《遺留》團隊於威尼斯影展(河床劇團提供)

 

藉由意象美學與技術執行的結合,《遺留》成功將演出銘刻在參與者的身體記憶中,也由此帶來跨國合作。除了與法國VR經紀公司 Diversion cinema 簽約,協助將作品推往全球各地展出之外,也進一步與加拿大蒙特婁 PHI Centre 藝術中心合作,透過雙方跨劇場、裝置藝術與科技藝術的經驗,探討如何打造提升觀眾體驗 VR 的實體空間設計。

 

郭文泰表示,PHI Centre 出身劇場專業,轉向當代科技藝術的共製與策展,成效非凡,比如摘下奧斯卡特殊成就獎的《肉與沙》(CARNE y ARENA, 2021),為了讓體驗者感受穿越美墨邊境者的經驗,除了 V R影像之外,更設計了進入作品前的身體導入儀式,再透過風速、溫度及沙礫等物質和體感,讓跨越邊境的經歷得以更全面地傳遞給體會者。另外,PHI Centre 也透過技術研究與展覽系統策畫,擴大 VR 觀眾的人數規模,以進一步促成 VR 作品巡演各國的制式套組。如太空體驗《THE INFINITE》就成功打造出每場容納 60 人體驗的空間設計,60 人同步帶著頭顯,走在宛若太空艙的空間中。目前河床劇團已預計在 2023 年 10 月與 PHI Centre 共同舉辦工作坊,期許隔年推出 VR 體驗的展示新版。

 

除了與加拿大蒙特婁藝術中心的合作,2023 年《遺留》也陸續在希臘賽薩洛尼基影展、非洲布吉納法索 FESPACO,以及西班牙 SACO 等地展出,對於劇團成立25年、在臺灣開了十年「房間」的郭文泰而言,這無疑是全新的領域。從劇場跨界到影像,再到 VR 創作,郭文泰直言,未曾料想過,參與國際影展所帶來的專業群聚及擴散效應如此之大,製作人、創作者、策展人,每一個 VR 作品都是原型(prototype),跨出國境展演後,覓得符合其性質的參與者及推動者,進一步達成新的合作模式。
 

 

 

訪問之時,河床劇團正規畫推出第二部 VR 作品,同時間,他們亦與 FOCA 福爾摩沙馬戲團展開新的合作,透過意象劇場美學與馬戲的碰撞、結合,推出《夢與陰影》於國家戲劇院上演。持續超過 20 年的跨界與跨域創作,而今,「開房間」藉由 VR,終於一年不再只能進入 28 人的夢境及記憶中。

 

 

 

分享:

華麗車行的江湖百態 ──專訪《華麗計程車》作者陳俊文

故事現場:聽他們說創作

華麗車行的江湖百態 ──專訪《華麗計程車》作者陳俊文

2024-01-29

用遊戲說故事──OPUS製作人李思毅的星際冒險

故事現場:聽他們說創作

用遊戲說故事──OPUS製作人李思毅的星際冒險

2023-12-26

幻化在地風物,為日常生活注入奇思妙想──臺灣漫畫家茜(CIAN)與她的《台灣特有種》

故事現場:聽他們說創作

幻化在地風物,為日常生活注入奇思妙想──臺灣漫畫家茜(CIAN)與她的《台灣...

2023-11-22